发布时间:2025-06-28 20:15:36 浏览:
此次发布的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最贴近公众日常生活的两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距离上一版发布均已过去14年。在这14年中,食品行业以及消费者需求都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晓蒙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中国食品工业生产总值已突破10万亿元且保持较快增长。但总体来说,中国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占比相对发达国家来说仍较低,产业结构整体上仍呈现出偏小、弱、散的情况,存在同质化等问题。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存在部分滞后性。在上述背景下,国家希望通过新标准的制定,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市场、引导科学消费。其次,近几年消费者对于食物和健康的关注显著增多,对营养学的基础认知也有很大提升。此外,还有一部分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有控糖、控油等需求,他们会从自身健康角度出发,对入口的食品有更高要求。
吴晓蒙还表示,新标准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以过敏原标识规定为例,2011版的要求为推荐性的,新标准强制要求标示8类致敏物质,这也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看齐,更有利于产品出口。随着外国人来华旅游的热度升高,这样的标识也有利于外国游客选购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朱毅说,食品行业作为“弱周期性”或“防御性”行业,具有穿越经济周期的特性,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现代消费观念已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消费者更愿意为健康、高品质食品埋单,而新标准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既保障食品安全,又推动行业向健康化、营养化方向发展。
“新标准发布后,从产业端到消费端会形成一个全新食品安全链条,以及新生态圈。”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食品标签“干净”,也反映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促使企业在规范化的指导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次预包装食品标签新规中,最引发行业“震动”的要算对“零添加”等语言使用的规范管理。新标准规定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吴晓蒙表示,有的企业会用“不添加”之类的字眼误导消费者,比如宣称不添加蔗糖却添加其他糖类,新标准将有效杜绝这类误导性宣传。此外,这类表述还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添加剂有害”的错误认知。实际上,食品添加剂只要符合标准就是安全的。
上海新麦食品总经理董凡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家出台新标准之前,一些食品企业也一直在推动“清洁标签”,比如配料表没有额外添加剂等,在产品质量上想办法做得更健康。新麦食品目前为一些国际奢侈品牌提供食品代工,同时也推出自有的月饼、曲奇等产品。董凡铭表示,新标准确实有利于食品行业整体良性发展今年会平台,不然市面上会出现很多打擦边球的产品,“比如宣称零蔗糖,却添加很多果葡糖浆(一种由玉米淀粉加工制成的甜味剂,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编者注),这样更不健康。”他表示,新麦此前一直在打造“零添加”食品,新标准颁布后,将拿掉类似的卖点。
“现在我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表,但是配料表中很多化合物的名称比如硬脂酸镁,很难理解。”健身爱好者小王向记者表达了他对食品标签的一些疑惑。
消费者如何更好地看懂食品标签?吴晓蒙表示,首先消费者要了解食品标签的编制规则,如各种配料是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以质量计)的递减顺序排列的,通过配料表就可以了解该产品的主要成分。“消费者期望的是一个人人都能够读得懂的配料表。”近年来国际上有一个逐渐流行的概念——“清洁标签”,指食品采用简单、简短的成分表,原料越简单、消费者越耳熟能详越好。
朱毅也表示,她倾向于选择成分简单、配料表短,且天然成分占比高的产品。例如,购买酱油时,优先选择无防腐剂产品,如果含防腐剂,要选更高级一些的山梨酸钾,而不是苯甲酸钠。朱毅还关注到,有机食品因限制添加剂和农药使用,成为消费者更高阶的选择,但她认为国内有机市场面临价格高等问题,且存在“假有机”乱象。她希望行业能加强监管、增加透明度,真正推动有机食品的普及。
吴晓蒙进一步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根据新标准,企业将有两年的过渡期进行调整。虽然标准刚发布,但此前已历经多轮征求意见过程,食品企业和学术界都积极参与并达成共识。实际上,许多企业提前启动了标签升级工作。目前市场上已能看到部分产品率先按照新规要求,在标签中明确标注糖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等信息。预计在未来两年,消费者将逐步看到更多企业完成标签更新。
朱毅表示,两年缓冲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这将倒逼企业升级迭代,通过配方改良、工艺升级替代不合规成分。此外,企业要合规先行,严格审查标签、清理库存今年会,避免擦边宣传,重建消费者信任。“唯有扎实提升产品力,把压力转化成品牌打造的机遇,才能在新规下赢得市场美誉度”。
湖北日报讯(记者冯袁玥)6月25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3)班的王浩文同学传来好消息,在早晨查成绩时,出现“成绩被屏蔽”,便意味着该生的高考分数位列全省前20名。
来源:【闪电新闻】6月25日,湖北首次屏蔽高考高分!一个班查了4个学生3个被屏蔽,老师们沸腾了。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实习生 涂媛媛6月25日,湖北高考成绩出炉,襄阳五中高三(28)班的毛舒妍成为历史方向的高分屏蔽生。根据规则,今年高考成绩全省历史类前10名被屏蔽。这个自称“曾在大型联考中未进全省前十、成绩不算稳定”的女孩取得非常亮眼的成绩。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发布最新一批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审定鉴定结果公示,我省培育的“楚乡黑猪”生猪新品种和“楚禽2号”蛋鸡配套系上榜。
公开信息显示,王兆民出生于1958年4月,河北定州人,长期在海南省政府驻京办工作,曾任副厅级主任,2007年明确为正厅级,并兼任省政府副秘书长。
湖北高考“屏蔽生”背后,藏着多少教育线日,湖北高考成绩放榜,一则“湖北历史类所谓高考成绩“屏蔽”,是指文科(历史类)全省前10名、理科(物理类)全省前20名的考生分数暂不公开。